十二月的瑞金早已寒風刺骨,誘人的臍橙采摘也接近尾聲。我們一行四人,來到瑞金,穿過迷人的橙樹園,直奔5號場。今天我們要采訪的不是一線的飼養員,而是一線最基層的管理員---5號場保育區區長熊林。 這位區長來自云南,三十開外,一見面就感覺他憨厚而不乏機靈,進一步交談,發現其言談舉止條理分明,看來也是個善于溝通的小領導。據林場長介紹,熊區長主要負責保育舍13名飼養員27棟老模式豬舍的管理,且其管區的飼養成績在公司始終保持較高的水平。林老師聽后笑著問:“看來你們區飼養員的積極性都非常高啊,你是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的?有什么好經驗?讓我們也學習學習。”“學習是談不上。”熊區長謙虛地說:“要想提高員工的積極性,首先要搞好與他們的關系。要建立良好關系就必須在工作、生活上多關心他們嘛。”熊區長抽了口煙,繼續說道:“平時應多到他們豬舍里去巡查,發現問題應及時指出,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幫忙解決,這樣在工作上員工們就會信賴你。生活中更應給予關心與幫助,因為沒有生活的保障就無法安心地工作。”熊區長雖不是什么大領導,可對這些道理卻理解深刻,這是我們所沒想到的。“那你有沒有碰到過不好管理的飼養員呢?”很少問話的朱主任也忍不住問了一句。“有啊。”熊區長笑著說。朱主任又問:“那你又用什么辦法把他管好的?”“要管好這類員工首先要有耐心,多與他溝通,了解其中原因。如果是飼養工作的原因,就應多到他豬場去,幫他找出問題并及時解決;如果是生活上的原因,就應與后勤人員聯系,幫助解決……總之我們要先幫助他,他信任你了,這樣工作就好做了。”熊區長熱情洋溢的一番話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。他喝了口茶接著說:“雖說是個區長,但我從不覺得我是個領導。每天我都比飼養員早到豬場,巡查中發現問題就與他們一起解決,我不是領導他們,而是與他們一起養豬的。”多么感人肺腑的話!這時我想起了林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:我們后勤管理人員不是去指導一線的員工,而是應該多想想怎樣去為一線的員工服務。 是啊,任何生產方面的工作都離不開一線的員工,要想調動一線員工的工作積極性,公司要出效益,一線的管理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我們公司能有今天的成績和發展壯大,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像熊林一樣優秀的一線帶頭人。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