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就喜歡養豬——記瑞金養寶1號場飼養員吳馬喜 發布日期: 2013/11/15 |
喜歡吃豬肉的人不少,可喜歡養豬的人卻并不多。來自長汀的吳馬喜卻偏好養豬。說起吳馬喜,從連城母豬場到瑞金1號場,認識他的人可真不少,一談起他張啟才場長不由地豎起大拇指夸道:“他才是真正的養豬能手,是我們的老師傅。”是啊,在養寶養豬場一干就是幾年,幾年如一日的工作熱情始終沒有變,也許他看到了養豬的美好前景;也許他享受到了養豬成果給他帶來的快樂,所以他喜歡上了養豬。 當然,喜歡養豬并不一定就能把豬養好,還應不斷地學習養豬的科學知識,不斷地從實踐中總結經驗。吳馬喜就做到了,平時不斷地學習養豬的科學知識,在幾年的養豬過程中總結了不少寶貴的經驗。他牢記“養重于防,防重于治”養豬理念,所以他養的母豬膘情好,產出的仔豬均勻度高、發病率低。對于吳師傅養母豬的經驗,說起來大家都明了的道理,他說:“每天喂食時要多觀察它,當母豬不主動吃料時,要想辦法讓它多活動,多喝水,一定要使母豬能吃。發現病癥要及時治療;母豬產后容易掉膘,需要進行輸液,如母豬不吃,就將水拌料和成團喂食……還有產后的母豬關鍵在于乳房的護理和產后的調理……”簡單明了的養豬道理,也許所有飼養員都明白,可又有多少人能像吳馬喜一樣,幾年如一日地堅持做好呢?如今吳師傅在瑞金1號母豬場,養的豬比別人多一棟,生產的成績總能名列前茅。 “我沒啥特別的愛好,就喜歡養豬。”吳師傅的最后一番話,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他對養豬投入了真實情感。我想只有對本職工作熱愛,才會對工作執著,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。養豬是再平凡不過的工作,可在平凡的工作中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質,很多有成就的偉人都是從最平凡的工作做起。如果我們每個飼養員都能像吳師傅那樣喜愛這份工作,用心飼養,就一定能把豬養好,就一定能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