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——記瑞金養寶八號場優秀實習生張善華 發布日期: 2013/11/15 |
二十歲,風華正茂。這個年紀應該出現在美麗的校園,牽著自己的女朋友觀賞著爛漫的櫻花,坐在學校的石椅上曬著初升的太陽。而他,張善華,卻不嫌臟,不怕累,投身于養豬第一線。 記得剛進豬場的時候,性格開朗、情調幽默的張善華立刻就成了大家的開心果,為我們8號場帶來了喜多歡聲笑語。初來乍到的張善華處處顯得有些笨拙,手忙腳亂,常常鬧出許多笑話。但對力所能及的事他總是積極響應,全力以赴。比如,每次要卸料的時候,他總是顯得那么興奮,一袋接著一袋,扛著就跨步往前沖,這樣年紀大點的員工就可以少卸一點了。但我們想,這對于還未走出校園和他那單薄的身材來說,確實是個考驗。不單如此,在白天下雨或者晚上來料時,不是輪到他那個組卸料,他都總是樂呵呵地主動加入到卸料的隊伍中。卸完之后,還特別要求登記人員,本次卸料不要算他工資。每次要賣豬的時候,早早的,他就到了,哪里有要幫忙的地方,他就出現在那里,處處都有他積極的吶喊聲。記得有次場里賣小豬,需要我們自己裝豬。場長問大家誰愿意在車上裝豬,張善華馬上自告奮勇,說他愿意。等到豬都裝了上車,完事了,他才發現自己的內褲都因出汗太多濕透了。就在前兩天,從豬欄趕豬去賣,因是晚上,光線不好,有頭豬走到豬場旁邊的魚塘邊緣了。張善華發現了,馬上叫大家上去救援,自己第一個沖上去,也不顧魚塘水深水淺,腳就踏進了魚塘,堵在豬的前面。當時因為魚塘雜草叢生,有條水蛇出現了,他還是堅持堵在那,阻止了豬試圖往魚塘深處走,挽救了那頭豬。 他從未養過豬,到獨自養一棟豬,每天早上看到他大汗淋漓的掃著豬欄,一欄接著一欄掃,碰到不懂的總是虛心向區長和組長們請教。每次干完了自己的活,就去幫著治療組打針、套豬,忙得連吃飯也比我們晚10分鐘左右,同事們經常開玩笑地說他是“新生代或90后勞模”。 作為一名尚未走出校門的實習生,帶著一顆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心,懷揣著學習的心態,走入了自己學習的行業,一切都是那么新鮮。不管是為人處世,還是說生活本身,這段實習的歷程,肯定能給他帶來不少的思考與記憶。沒有人知道以后的生活會是怎樣,但至少這三個月來,他從未請過一天假,從沒說過臟、說過苦、說過累,盡管說豬場的生活是那么的單調、枯燥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陽光、積極、勤奮、自信、有魄力,執行力強,從不抱怨的年輕小伙! 還有不到一年,他就要走出校園,踏入社會。實習的生活,對他來說就是一座橋,讓他多多少少看到了社會,看到了行業,這對于他來說,實在太重要。未來是屬于年輕人的,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! 實習,他是成功的。這三個月來,瑞金養寶8號場的實習生活希望能給他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。未來還是要靠他自己去奮斗,我們祝福他! |